《廊坊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》施行 ...
持续创新,格尔木领跑者创新工作室在2019年6月成立,所辖的高原QC小组成果丰硕,多次获得相关奖项,有力解决了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。
其子公司的高效电池项目产线升级改造完成,完工产线已达量产水平,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,单位固定成本摊薄,同时公司高效电池技术的领先性已得到进一步的体现,对企业利润产生积极影响。东方日升的光伏组件年产能现有9.1GW,分布于浙江宁波、江苏金坛、河南洛阳、内蒙古乌海、墨西哥等基地。
以上市公司运营角度看,东方日升的净利同比超过了2.6倍,是截至目前业绩增幅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。在光伏辅材领域,中来股份率先公布了自己的前三季业绩预测报告。爱康科技的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降幅较大,也是11家上市公司中降幅最大的。这些公司中的81%,都已实现了前三季度净利的同比增长。三季度随着国内竞价及平价项目落地,公司投标量及中标量有所回升,但收入确认未能在三季度释放,预计四季度将有所改善;公司海外市场占比已近70%,海外销售存货周转周期较长,实际发货与销售确认存在一定差异,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收入确认;受汇率波动的影响,公司产生一定的汇兑损失。
截至2019年10月17日,11家A股光伏上市企业的净利预测及同比增减预测已公布。隆基股份则在前三季度继续保持了硅片及组件业务的业务活力。不为抢市场而抢市场《黑鹰光伏》:现在国际市场有不少很好的投资机会,但我们看太阳能的财报,电站大部分还是国内的。
北京西直门外北大街42号节能大厦的7层,站在这里向外望,街上车流滚滚,几乎片刻不停;再远处,一束金色的阳光穿透乌云,打在斜对面高楼的屋顶上。《黑鹰光伏》:对这家企业,您有怎样的个人情感在里面?曹华斌:这个企业,我是看着长大的。通过这次专访,笔者能感觉到这绝无自我夸耀的意味,这是一种总结,更是曹华斌多年来对自己的一种要求。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者,无论做管理,还是做投资,都必须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去努力,去实现这个终极目标,股东才会相信你,认可你,支持你。
早年,全国所有项目都集中到公司本部来管,后来规模大了,发现这样下去不行。《黑鹰光伏》:要做电站投资,融资实力确实太重要了。
曹华斌告诉黑鹰光伏,类似关键的战略节点,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至少有四次。他一坐下来便礼貌地要求进入采访正题,交流过程中几乎言无不尽,采访一结束,起身握手,而后去处理工作上的事务。这种上下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。换言之,就是团队的成长和执行力必须要跟上甚至超越企业的战略步骤。
在这个行业,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看到了太多的起起落落,昔日首富们大多也行踪难觅。从行业发展来说,今年好,明年不一定好;不能把所有的鸡蛋在今年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,我们还得考虑持续发展、长期增长。这一天,中节能太阳能董事长曹华斌带领公司的董事、监事、高管,从北京飞往重庆,参加一场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。这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,也适用于各种合作,你说今天赢了,明天输了,或者你赢了,对方输了,有什么意义?只有实现共赢,才是做到最好,才能走到最远。
所以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,对新业务提前准备布局,一旦政策落地,市场起来,马上就能铺开。《黑鹰光伏》:战略上有没有制定一个未来三到五年的计划?曹华斌:2019到2021这三年是有一个战略规划,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,具体的数据还是关注公司相关公告。
而在企业战略层面,曹华斌讲求保持节奏与步伐,稳中求进,并力求在产业关键转折点提前布局,占住先机;在公司治理上,曹华斌一直遵循以投资思维来运营管理公司,必须要股东利益最大化;在整体管理架构上,太阳能把全国市场分为七个大区,各自集中管理与投资,极大提升了效率;而在执行层面,他要求每一名员工和每一个团队都提高效率,成为虎狼之师,保证公司高效运转。《黑鹰光伏》:据我们了解,在融资成本上,太阳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。
这样的成本优势,在行业里很少企业能做到。结合我们核心业务实际,到底什么样的管理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;既管得细致,还整体管控得比较好?结论就是一定要集中,类似部队的大区管理、战区管理一样,就几个省集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大区管理,全国市场划分成西中、西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、华中、新疆等几个大区。这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过程,其中合作的信誉有很大的关系。《黑鹰光伏》:未来如何保证团队的执行力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要求?曹华斌:教育、要求、监督,都必不可少。但我们的项目,跟银行谈的基本都是二八,20%资本金,80%银行贷款。公司第一轮融资规模比较小一些,彼时大家对光伏行业还不是特别了解,所以有尝试的意味;而到了第二轮,公司一下融了25个亿,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。
每年的规模是比较固定的,我们不可能也不会一年收购几个吉瓦的电站。需要集团领导也好,或者需要我和我们太阳能公司领导班子出面也好,马上就能和政府对接。
基于自身庞大的运营规模和长期的运营经验,能够获取市场真实信息,并快速从产业终端向前端进行完善。同时,在贷款环节当中,我们又能拿到行业内最低的利率。
所以,我们还是按照每年800MW1GW左右的新增规模去筛选和收购。看完现场后,认为标的还可以的前提下,再安排技术、法律、评估、审计等四个国内顶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进场尽调。
我们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之一,不是为了抢市场而抢市场;得充分评估风险,得看效益。技术人员做研究,并且尽快提出修改方案,及时响应更换。此外,同期其下属电站运营大区投入运营及在建电站规模为:西中区运营电站601.8MW、在建100MW;西北区运营电站565.4MW;新疆区运营电站460MW、在建电站20MW;华北区运营电站547.39MW;华东区运营电站799.43MW、在建电站15MW;华中区运营电站237.2MW、在建电站30MW。《黑鹰光伏》: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,太阳能凭什么稳步崛起,最关键是什么?曹华斌:我觉得关键是团队的执行力,最关键还是人的问题。
不管从上往下,还是从下往上,相辅相成。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《黑鹰光伏》:我们看到太阳能应收账款的规模也在增长。
借壳上市成功,这对成立十年的太阳能公司而言,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节点。没有纳入补贴的项目,我们基本不考虑收购。
过去有人会说那就去做市值管理,但我说市值管理是一个伪命题,有些是违反证券有关规定的。据财报,截止2018年底,太阳能公司已在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、内蒙、江苏、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建有光伏电站项目,总规模约4.4GW。
虽然每年都有资金沉淀,但不能一下全部用完,全部投进去。如此规模的优质储备,无疑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足够支撑。在曹华斌看来,这四个战略节点,对公司的发展极为关键。曹华斌:我们合作的基本上都是几大银行,像开行、建行、工行等等几个大的银行和政策性银行,对我们都比较支持。
所以在2011年底到2012年,公司做了第一轮融资。截止2019年6月底,太阳能公司在光资源、上网条件、政策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累计锁定了约15GW优质自建项目,储备了约1.6GW的优质光伏发电收购项目。
《黑鹰光伏》:太阳能的规模发展很快,但资本市场上,太阳能的市值是不是被低估了?曹华斌:这也是我比较苦恼的事情,跟股东也解释过,尤其是小股东,要在资本市场获利,企业的市值必须要起来,现在太阳能的市值确实是偏低的。现在有些难,就是应收账款问题。
所以,过去这一年,我们看到的一些现象,很大程度都是资本的自由选择,是市场行为。一旦出事,我们都可能鞭长莫及,这和国内是不一样的。
评论列表